mstdn.social is one of the many independent Mastodon servers you can u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fediverse.
A general-purpose Mastodon server with a 500 character limit. All languages are welcome.

Administered by:

Server stats:

16K
active users

#沈伯洋

0 posts0 participants0 posts today

quote :
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說,針對檢舉 #台獨 頑固分子的線索核查甄別後,決定對民進黨立委 #沈伯洋 、前聯電董事長 #曹興誠 和「 #黑熊學院 」實施懲戒,禁止沈、曹及其家屬進入大陸及港澳。

國台辦點名台獨 沈伯洋、曹興誠及黑熊學院入列
cna.com.tw/news/acn/2024101401

中央通訊社 Central News Agency · 國台辦點名台獨 沈伯洋、曹興誠及黑熊學院入列By 中央通訊社 Central News Agency

阿共打來怎麼辦: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 - #王立 #沈伯洋 |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#大塊文化
readmoo.com/book/2102112200001

阿共打來這麼辦:面對中共武統 全民安全防護手冊 - 黃征輝 | Readmoo 讀墨電子書
readmoo.com/book/2103429940001

下面那本時報的,是仿上面的書名,內容則是相反立場的以投降為主(聽說);
你可以有不同的立場,但下面這本從書名就非常刻意針對混淆認知欸!
#時報出版 現在開始讓我不安了。

#民進黨 #立委 #沈伯洋 近期為了反對國會改革,還提出第五縱隊議題,要控管數十萬高風險群,引發爭議。最近更在Threads上自稱「我是台灣第一個世界民運代表」,引發嘲諷。而沈伯洋所稱代表的組織「#世界民主運動」(World Movement for Democracy)背後資助的 #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(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),曾被《華盛頓郵報》指控,該組織向鐵幕後的反共力量提供資金。

✍ @eatnews
🔗 eatnews.net/article-1/20240618

新任 #國防部長 #顧立雄 首次前往 #立法院 進行報告和接受質詢的會議上,#民進黨 #立委 #沈伯洋 提出了對戰術訓練和管理相關問題的關注。顧立雄在回答中明確指出,所有不適合近戰格鬥訓練的項目,例如傳統的 #刺槍 攻擊技巧,將會被剔除出訓練課程。關於軍人休假制度的改革,他也表示將取消每日的回報要求,改為有需要時才回報,同時離開軍營時亦會加強宣導相關注意事項,重申回歸戰訓的主旨。

✍ @eatnews
🔗 eatnews.net/article-1/20240606

在2020年5月,#民進黨 邀請 #台灣民主實驗室#沈伯洋 和研究員 #曾柏瑜,呈現名為「武漢肺炎-台灣與他國假訊息階段比較」的計畫報告。這兩位人員還為民進黨報告中的 #中國資訊戰 策略及其影響提供了分析。#國民黨 #立法委員 曾銘宗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時問道,「台灣民主實驗室有接受政府補助嗎?」李孟諺僅回應道,「我需要進一步調查」。然而,根據 #台灣民主基金會 2021年第一波國內補助金清單,台灣民主實驗室在清單上。

✍️ #ChatGPT Plus
🔗 eatnews.net/article-1/20230314

Continued thread

/沈伯洋呼籲,臺灣人一定要對這樣的手法有警覺性,中國不會一次砸錢下去,也不是在選舉時才做,不然會進入到《反滲透法》的範圍內,也過於明顯。中國會在選前很長一段時間就開始做,

該怎麼對抗中國資訊戰? #沈伯洋 直指,一直說「這是資訊戰請不要相信」反倒落入窠臼,會被資訊戰餵養的受眾,本來該議題就對他們有一定吸引力,若不證明論述為錯,只是講資訊戰就很難被買單,尤其大部分的人不一定對中國資訊戰有概念,會造成反效果。

沈伯洋指出,早期研究發現,認為「藍綠一樣爛」的人,對陰謀論接受度很高。後來近一步做研究發現 ,現在是資訊過載的時代,有些人會整理資訊、有些人選擇看自己喜歡看的。但有些人會進入「資訊迴避」狀態,這容易陷入「政治冷感」,再加上媒體識讀能力偏低,所接收的陰謀論會變成他們的意識形態標準。/

waa.tw/67J3n9

waa.twTikTok 流竄「民進黨黑道治國」影片 資訊戰專家沈伯洋警告:一定有人會撿來操作/沃草【沃草】記者廖昱涵報導/中國資訊戰手段再進化!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、資訊戰專家沈伯洋昨(14)日出席講座指出,中國目前都是以半年或一年為季度操作議題,臺灣有些人則會撿起中國鋪好的梗,把議題極大化。除了「台積電掏空論」外,他也觀察到「黑道治國」、「民進黨執政縣市治安差」論述也從選前醞釀,不斷藉由微博、YouTube、TikTok 在臉書社群擴散,當民眾覺得政府和黑道掛鉤的印象越來越深,相信近期一定會開始有人撿起來操作,「或者已經有人撿了我不確定。」沈伯洋也憂心,近來只要闢謠,就會被污名化為「網軍側翼」、「1450」,這樣的氛圍主流化,是臺灣面臨中國資訊戰的困境。

/「市長戰時掌握民防指揮大權」認知戰專家 #沈伯洋 :選舉只討論學歷、論文,恐忽視重要問題

縣市長握有民防體系指揮權,村里長則是區域防衛的中層協調者,但大家似乎認為地方選舉跟統獨、戰爭沒太大關係,這次選舉都在討論學歷跟論文,在中國入侵壓力日增下,會忽略真正重要問題 /

t.co/DUilzais80

沃草 Watchout「市長戰時掌握民防指揮大權」認知戰專家沈伯洋:選舉只討論學歷、論文,恐忽視重要問題By 朱乃瑩

/沈伯洋表示,這兩邊的差距,其一為不正常的社團流量,另一個則是粉專的差距。而後者的差距主要來自於新聞報導本身,因為粉專會跟著新聞走。他表示「如果以73個新聞的粉專來看,高虹安是2千多篇,林智堅是6千。如果再從各個新聞媒體的各別新聞量來看,在某些媒體都是1.8-2倍多的差距」。至於自由時報的差距則是較小。

#沈伯洋 也指出,由於社團也會轉貼粉專,所以社團文章數量差距會被粉專引導,但通常差距會拉近。「至於為何兩邊的社團聲量差那麼多,大概就是我們平常會去注意的」。

他在文末也表示「我前面說過了,目前主打的都還是不信任、冷感、陰謀論,這大概也會是往後的主要形式。總統府、國安局、國防部、疾管署是主要被攻擊的目標,其他很多都是附帶的」/

news.ltn.com.tw/news/politics/

自由時報電子報沈伯洋比較林智堅論文、高虹安資策會爭議 發文數差距讓網友冒汗By 自由時報